南靖——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2007/6/8 22:26:24

    在闽西南山区腹地的南靖县,重峦叠嶂,苍茫四野,一座座夯土版筑的土楼点缀在小溪旁、田野间,它并不富丽堂皇,却纯朴、宁静,千百年来,默默地承受着岁月的风雨,依然巍然屹立。土楼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构成奇妙而又神秘的土楼世界,成为世界建筑的奇葩。 
    漫步于土楼建筑群中,看圆楼座座,听牧歌声声,在自然的山山水水里真实地感受生命的真谛,在曾经熟稔的一切的外围遥遥而清晰地透视着自己的灵魂,在客家山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中聆听历史的脚步。从容而淡定的历史,总能给人以更深层次的震撼。 
 
 
地理 
    南靖,位于福建省南部,九龙江西溪上游,在厦门和汕头两个特区之间,东临漳州,西连龙岩,毗邻广东。全县总面积1962平方公里,总人口34万人,是漳州市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历史 
    西晋永嘉战乱及唐末宋末战乱后,中原汉人一次次告别家园,举族南迁,来到南靖这个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安营扎寨。忍受长期颠沛流离之苦的人们,为了获得稳固的居所,以便长期生存下去,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土楼。他们用生土、石灰、细砂拌和,经过反复揉、舂、压夯筑成几十米高的墙体,有的还在土中掺入红糖水、糯米浆,增加土墙的坚硬度;每夯高一定距离,就在土墙内放入杉木条、老竹片作为墙筋,起着负重力平均分散的作用。建造出来的土楼造型多样,美观实用,构成如今的土楼建筑群,历经风雨而不倒,堪称奇迹。 

祠前石龙旗杆
■侨乡 
    自明嘉庆年间,南靖开始出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如今南靖华侨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尤以东南亚为多。南靖也成为福建著名的侨乡。 
气候 
    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1度,年降雨量1700mm,年日照量2050小时,无霜期340天,干湿交替,湿热同季。 
■出行提示     
    一般轻便舒适的衣服和旅游鞋就可以了,不过早晚温差比较大,要多带一件外套。灰尘很大,带个帽子或者头巾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土楼内部晚上很黑而又需要夜宿,最好带着头灯。山路较多,最好带上晕车药。 
民俗文化 
凑碗 
    你到土楼里一个朋友家里做客,每户人家都过来打招呼问好,有人还把家里的好菜端来共享,当地话叫作“凑碗”。主人不管你吃多少,总是将一碗饭盛得极满,你接过后可以摇着头说,这么满我怎么吃得完啊,然后往主人碗里拨,主人会很高兴,因为吃不完就是“剩”,当地话里读如“春”,即年年有余的意思。 
交通 
    大多数人去南靖把漳州作为中转站。漳州到南京的车很多,再从南靖去各个村子看土楼比较方便。从厦门直接到南靖也有车。从书洋到各个土楼村的车比较多。书洋到田螺坑报摩托35元/人。摩的是主要代步方式,1.5元/公里。 
厦门—南靖  从厦门做到平和方向的车,最早是在8:40发车,到南靖大约两个小时,票价25元/人。 
漳州—南靖  漳州长途汽车站西站发车,7:30到18:40每30分钟一趟。车程不到一个小时,平时票价8元/人,旅游旺季可能会长到10元/人。 
南靖—书洋镇  大约两个小时的山路,票价13元/人。书洋在山坳里面,车比较颠簸,不过路边就可以看到很多的土楼。 
南靖—下坂    车程两个多小时,票价18元/人,南靖—下坂班车一天只有两个班次,早上从下坂出发,中午从南靖再发一班。半路又经常上人,比较费时间。 
书洋—南靖  每天的车次只有4?5班,大概是上午7点、9点、12点多、下午1点多、4点多,车票10元/人。 
南靖—厦门  共有四班车。分别在8:30,12:30,13:20,14:30发车。票价25元/人。 
■包车注意 
    从南靖前往书洋,可继续包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