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环游 畅游哥伦比亚河谷1000公里
2012/7/31 12:24:03
      按《摩托车旅行指南》建议的路线,我以美国波特兰为起点和终点,跑了个行程为两天的环线,大约1000公里。环线基本被美国第四大河哥伦比亚河分割成南北两半,南半在俄勒冈州,北半在华盛顿州。
 
      几个在美国的朋友知道我骑摩托环游,都不解地问:游美国,为什么不开车呢?买个二手车也未必比摩托贵呀。他们的不解当然很有道理。最浅显的道理是,骑摩托车远不如开汽车安全。其次,摩托车没有汽车的全天候性能,下雨、刮风、天冷、天热,骑摩托都挺遭罪,更别提下雪、结冰的天气了,还会非常危险。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安全、天气不成问题,也不很着急赶路,那汽车就无法和摩托车媲美了。比如这条环线,绝大部分路段的质量比我在美国跑过的州际高速公路质量好得多,很多路段柏油路面新新的,黑黑的,平滑如镜,每个弯道都恰到好处地倾斜,拐急弯的时候,路边几乎像场地自行车赛弯道一样,连我这样的菜鸟师傅骑过去都像一块黄油从热锅沿儿上滑过一样轻快、顺溜,那种美妙体验我总觉得开汽车无论如何难体会到,更不要提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了。虽然是在盛夏,但沿途气温最高也只有20多摄氏度,清晨和黄昏时分,温度只有十几二十度,穿着单衣,摩托只开到三挡,引擎低吟,信马由缰,微风轻抚,四肢百骸都酥酥的。骑行在麦地边,闻得到麦子的芳香;在河边,水草的清香扑面而来;有时候花香扑鼻;当然也有牛粪味弥天的时候......那都不是汽车哪怕是敞篷车能体验到的。很多老骑手说,不是旅行的目的地,骑摩托车旅行本身就是奖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先没到过俄勒冈州,印象里总觉得是穷山恶水,哪知道自己如此孤陋寡闻。这1000公里,几乎每个小时,我都来到不同的世界,而且异彩纷呈:开阔的河谷壮丽如挪威峡湾,无垠的麦田如在北大荒,荒凉的原野像川西高原,起伏绵延的丘陵,寂寞美丽的农庄,溪山清秀窈窕如江南山区,水草丰美的牧场,还有森林、湖泊、瀑布、雪山......
 
      有时候骑上几十公里也见不到一个人,一辆车,让我不解:路这么好,像中国城市新修的通往机场的收费高速道路,景色这么美,在中国可以被评为5A级景区了,也不收门票,怎么会没有人?我觉得好像有人要跟我开一个玩笑,相约今天都不出现,吓唬吓唬我。
 
      经过不少牧场,牛也好,马也好,羊也好,有时候会从它们的"餐桌"上抬起头,长时间盯着我看,忘了咀嚼,似乎很长时间没见到人了,表情极其诧异、好奇,好像在问:"他来干什么?"
 
      沿途居民很少,1000公里,我只经过了些小镇,小得甚至没有饭馆、加油站,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在一个叫夏妮科的小镇,车没油了,跟路边摊的大姐打听有没有加油站,她说最近的加油站在40公里外,正一筹莫展之际,旁边路过的一位大叔搭话了:"你要油啊,跟我来吧。"
 

 
      他领我到几十米外路边一辆露营车旁,提过来一个塑料油桶,让我自己加。我加了大约一加仑,够我跑到加油站的。
 
      加完油,跟他聊了两句。他叫约翰,家在美国南方的亚利桑那州,他每年在那边住7个月,在这边住5个月,就住在这辆露营车里。他在这个镇上有一家卖纪念品和杂货的小铺,他住在车上的这5个月就经营这家铺子。我要给他油钱,他说,留着帮助下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吧。
 
      环游的终点是一个叫Heppner的小镇,全镇只有一家旅馆,我傍晚到的时候已经客满,我有点失望。天色已晚,我不太想继续找旅馆。前台的先生看出我的犹豫,说:"你也许可以在我们的营地露营。"他带我离开旅馆,走过一条街,穿过一个房车露营区,来到一条小溪边,那里有几棵大树,树下有一块半个羽毛球场大的地方,绿草如茵。前后左右,就那么一块地整整齐齐,长着茸茸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