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运动中手部疲劳的原因及治法
2012/5/11 11:05:22
攀岩运动时容易引起肢体局部的疲劳,尤其是手部,如何快速恢复运动员手部疲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攀岩运动中手部疲劳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供攀岩爱好者参考。 原因 1攀岩运动的项目特点攀岩按照比赛性质可分为速度攀岩、难度攀岩和攀石,按运动场所分为人工场地攀岩和自然场地攀岩。但无论哪类攀岩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力量素质。攀岩项目就技术本身而言,是要求攀登者在事先设计好的线路上进行向上攀爬,在完成攀爬的过程中,每个动作的完成都要靠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来克服自身重力和外在阻力与离心力。 对于攀登者来说,他是以手脚的“三点固定法”作为基本的攀爬手法,运用上肢和下肢的拉、扣、撑、握、捏、推等动作,以及身体其他各部分的综合力量来完成。一般来讲,在整个攀登过程中,攀登者大多数时间是用手指的拉、抓、扣、捏、挂、撑等动作来支撑身体的整个重量。手部所承受的负荷要远远大于其它部位,同时手部肌肉较少、面积较小、毛细血管分布相对不丰富,因此对手部专项力量素质要求很高,而手部肌肉筋骨及关节也更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疲劳症状可见手部肌肉、肌腱酸胀发紧,按之则痛,关节发僵,活动度变小,长时间攀爬可致指端肥大。 2攀岩运动的供能特点速度攀岩要求运动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两条路线,一条路线男子运动员一般只需要十几秒;女子只需要二十几秒就可以完成,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磷酸原系统。攀岩运动员在攀爬过程中手部需要快速发力,所需的运动强度比较大,肌肉当中ATP、CP的含量会迅速下降,致使用力部位出现疲劳。 难度攀岩是运动员下方系绳保护,带绳向上攀登,并按照比赛规定有次序地挂上中间保护挂锁的比赛。攀登的最后高度将决定运动员在每轮比赛的名次。其比赛时间较长,所以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比较高,手部肌肉经常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持续工作的时间越长,产生的乳酸就越多,局部就越容易疲劳。 治法 1按摩按摩可以有效地解除肌肉的紧张和痉挛,因为按摩可使肌肉纤维被动活动,使被牵拉的肌肉放松,消除疲劳,由于肌肉毛细血管扩张与后备毛细血管开放致血液循环加快,使肌肉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提高神经、肌肉及器官的活性,并可以促进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吸收和排泄,因而可以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疲劳的作用。手部按摩一般是在训练或训练结束后进行,时间一般不超过10~20min。治疗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为主。因为手部肌肉较少,不宜采用拿、滚等幅度比较大的手法,一般多宜使用揉、抹、捏、提、捋、拔伸等摩擦类、运动关节类手法。孙和甫.通过对大白鼠局部肌肉实验研究发现,捏法对推迟疲劳、延长工作时间及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有显著的效果。 2外用中药外用中药可采用中药泡浸和直接外敷中药的方法。中药泡浸可以通过水的热刺激,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提高血液的流量和流速,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改善;同时手部毛孔扩张吸收中药有效成分加快汗腺、皮脂腺等排泄功能加强,把体内有害物质(如尿素氮)和产生疲劳的物质(如乳酸)迅速的排出体外。中药泡浸一般在晚上休息前采用,浸泡时间一般在20~30rain,始终保持浸泡温度在50cC左右,这样才能取得较理想效果。在该方面研究中,赵新等采用传统中药泡浸液,对手部肿胀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通过对比发现中药泡浸组在消肿和关节活动方面都有改善,而在疼痛减轻幅度上也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外敷中药可使药物通过手部皮肤直接渗透到产生疲劳和疼痛的深层部位,对缓解局部肌纤维痉挛、肌肉微循环、减轻肌肉僵硬和酸胀程度有显著疗效,采用外敷一般是将中药研末备用,用时将药放在纸上,药粉面积按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