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泰山西麓姜倪寨
2007/7/10 14:24:08
知道姜倪寨是在电话里请教周郢教授时听他说的.立即决定这个星期天就去探访.因为女儿是星期六上午高考完,所以没有能够参加星期六的活动,但是一个星期不去驴行就是感觉缺少了什么.
赶紧联系驴友,电话通知,这样一来,10号早7点半,16名驴友在16路车站的终点站---桃花源站集合,周教授拿着军用地图,以及各种泰山的书籍,兴致勃勃的参加了第一次驴行,虽然做为泰山的学者经常的爬山,但是和驴友一起他是第一次.
他能来参加还有个典故,寨主并不认识找教授,在探访杨家坞遗址时,通过山羊的引见,在电话里就有关的问题请教过他,了解了许多的泰山的知识,寨主为了能够写一本有关泰山的书籍,非常的需要象周教授这样的对泰山有重要研究的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许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寨主非常冒失的邀请教授参加驴行,他竟欣然的接受,并将自己的工作提前安排,所以在星期天一早就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姜倪寨的山脚下.通过和桃花源景区周区长的接触,在他的帮助下,景区的环卫工人赵师傅亲自带我们上山.赵师傅是泰安南马套人今年68岁,身体硬朗,是个土生土长的泰山人.
这里介绍一下周郢教授:周教授是泰山学院的副研究员,他从14岁就开始着迷泰山,研究泰山,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查阅资料,认真撰写有关泰山的文章,在各种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这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已经是大学的副教授,现在是泰山研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人,泰安市科技拔尖人才等。这一路走来,周教授的对泰山景点尤其是泰山的地理、人文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以及仔细询问,认真记录的工作态度十分另人佩服,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所以在这里也号召大家,从每次驴行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在驴行时,能够认真记录,并细心整理,不断的收集有关的资料,这就是对泰山的贡献。
行程路线:
1、台子地(太子地):桃花源景区检票站进入,上行大约1.5里,在路的左边有个上坡,是个院子,这里就传说中的”台子地”, 这里也叫倒爬崖,百姓也叫太子地,传说明朝的一个皇帝登泰山时,在这里生下过一个太子。
2、油篓沟:从台子地出来转入路的右侧,继续上行2里路,然后过桥到对面,这里有两个山头,一个是大擂鼓山,一个是小擂鼓山,沿路的东南面上行大约3里路,这里有个三岔口,要往左拐,往南的方向,进入油篓沟,这里是个采石场,已经废弃多年,但是还可以看到许多的采下的石头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这里有一条曾经修的很好的台阶路,但是现在也很破落了,赵师傅介绍说,当年这里能上来拖拉机.大约4里,有一个石头房子,而且房子的梁还是水泥预制版的,也已经破落了.这样沿油篓沟的左侧上向3-4里,开始往左拐,然后继续攀登,就进入了一个较深的沟,沟的对面的山头叫“和尚帽”,右手边是库家窑,在这里开始在石河里爬行,这样大约走出去5里路,往右拐,继续向南行进,在这里品尝到非常好吃的桑葚,比跋山沟和漾家坞的好吃多了,老鹰说是因为有姜美人浇水,所以才这样的好吃.每看到一棵树,大家就一拥而上,眨眼间就象黄蜂扫过,红的发紫的桑椹眨眼之间就没了.吃的嘴上都是紫红色,因为太甜了,吃的我都有些。。。。。。
来福对泰山的植物非常的有研究,许多的植物都能叫上名字,沿途看到了许多的野花和野果,大家不停的请教,他也耐心的解释,俨然就是另外一位泰山学者和教授。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姜米人和姜倪寨:从石河里转入南行,路途艰难,没有明显的路迹,但是在赵师傅的带领下,还是比较顺利的到达了一个小山头,在山头上有一棵非常大的桑葚树,从这里已经能够看到美丽的姜米人的身影,迎着太阳,我们面对的就是海拔920米的真人峰,从目测的角度,看着山峰离我们只有2-3里的路程,但是这个山峰是个较直的山,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